“未来机械 创新动力”,6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近1200名学生完成的252个课程设计项目亮相2017年春季学期课程项目成果展,为人们未来的智慧生活贡献了无限创意“脑洞”。设计项目围绕《工程学导论》、《设计与制造I》及《热力系统设计与实践》等课程学习目标,主题来源于企业工程问题及学生创意发明。本届课程项目成果展除邀请到知名制造业企业嘉宾外,还特别邀请到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30余名专家到场指导,西安交通大学何雅玲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林忠钦院士,校长助理奚立峰等也来到项目展现场。
必赢线路检测中心党委书记兼院长杜朝辉在开幕致辞中表示,通过“项目式”教学,实现产学合作,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科创新人才。项目展支持方“6系78级饮水思源校友基金”王维理学长代表致辞,对母校、母院创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模式表示肯定,毕业校友将继续支持母校的教育事业发展。
神奇的盒子能治愈人们的坏情绪,私人物品背后贴贴片就可智能报警防盗、湖面扫地机器人轻松搞定水上漂浮垃圾……体育馆内,同学们热情洋溢地讲解自己组的项目,小心翼翼地调试实物模型。评委们在一个个展位前停留驻足,与同学询问交谈,不时惊叹于同学们充满创意、源于生活的设计。
项目展闭幕式上,常务副院长彭志科代表学院总结讲话。何亚玲、杜朝辉、章俊良、顾希垚、王如竹、陈关龙、卢万成、陈佩珠、丰镇平、陈林根等为“优秀项目奖”、“最佳创意奖”、“最受学生欢迎项目”奖获奖学生颁奖。
必赢线路检测中心已举办八届课程项目成果展。由4-6名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在任课教师和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完成具有实际工程背景的项目,从市场调研、概念设计,到产品搭建、测试,这些工程上产品开发的环节一应俱全,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工科人才”,在“工业4.0”时代中抢占先机。
智慧化生产、快速有效的个人产品供应是“工业4.0”时代的特征之一。如何培养适应“工业4.0”时代的创新工科人才?2010年上海交大成立致远学院,打造学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实验特区”;2014年,上海交大首届工科平台实验班开始招生,打通机、电、船、材等工科学科,探索跨学院、跨学科交叉培养创新人才模式,使学生在完成课程项目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为未来成为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时我们采用的是小组项目的模式,通过实际工程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转变讲授主导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互动的学习环节,拓宽了学生的能力培养渠道,未来中国制造业转型就需要这种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很强的人才。”必赢线路检测中心副院长章俊良表示,今年,学校以举办创新工科人才培养研讨会为契机,邀请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产业领袖来评审学生的项目成果,也是验证“项目式”教学模式成果的一个绝佳的契机。
在培养“创新工科人才”的道路上,上海交通大学还探索出一套国内外产学合作的新方法。“通过产学合作,培养高素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的工程教育是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工程技术与企业管理人才的主要渠道。上海交大建设了由‘通用实践平台’和‘精密测试与加工平台’组成的‘学习工厂’,可覆盖本科生的科创、企业产学合作的需求;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使用各类加工设备完成设计模型。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提出实际工程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教师也借这个机会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真正达到了‘三赢’效果。”章俊良介绍说。
与此同时,为加强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学生跨文化沟通表达与合作能力,必赢线路检测中心还联合国外一流院校、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同创办了“国际联合课程设计项目(Global Capstone Project)”,紧密结合企业工程实践需求。在2017年学院88组本科生毕业设计中,共有12组学生参与了国际毕业设计项目,占毕业设计小组总数的28%。在四个多月的时间中,学生们与宾州州立、瑞典皇家理工等国际知名大学学生共同完成毕业设计,同时获得了国外院校以及本校教授的指导,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为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的综合人才打下了基础。
附:2017年春季学期课程项目成果展优秀项目名单
新闻链接: [上海交大新闻网] 上海交通大学举行2017年春季学期课程项目成果展
[新民邻声] 上海交大2017年春季学期课程项目成果展举行[图]
[中国新闻网]上海交大举行2017年春季学期课程项目成果展
[上海教育新闻网] 上海交大250余项设计亮相成果展
[社会科学报]上海交大2017年春季学期课程项目成果展举行
[科学网]上海交大2017年春季学期课程项目成果展举行[图]
[中青在线]上海交大举行2017年春季学期课程项目成果展
[扬子晚报网]神奇盒子治愈坏情绪,湖面扫地机器人清理水上漂浮垃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