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十华诞
校友文苑
交大清风 温暖人生——77届机械系61043卞俊峰

发布时间:2017-07-21

交大清风 温暖人生

写于上海交通大学121周年校庆

 

我们是文革后期进入上海交大学习的,尤其对于1974年刚刚十八岁的我来说,从云南大三线军工企业一下子来到交大,非常幸运。入学不久就是国庆节,9月30日晚上在新上院600号大教室,一台彩色电视机吸引了很多同学。当时还没有中央电视台,那天晚上是上海电视台与北京电视台联播的第一天试播,播放新电影《闪闪的红星》。据说当时全上海超不过三台彩色电视机,这一台是交大实验室里组装的。

 

文革时期弥漫社会的是读书无用论,我们上学期间最有名的电影是讽刺大学课堂教“马尾巴的功能”。但是我们的老师们在课余最想告诉我们的是交大“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传统,这是文革中交大被重点批判的,老师们却最为看重,引以自豪。当时工农兵学员学习很自觉很刻苦,但是入学程度参差不齐,学习能力也差别较大,学校和老师们尽了最大努力,提供了最好的教学方法和条件。

 

我们的专业课老师洪迈生很年轻,典型上海知识分子形象,潇洒干练,讲课极其认真。讲机械传动,很复杂的立体图,讲的同时徒手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不用尺子不用圆规,准确美观,我们禁不住称赞。我们知道,交大的老师们备课都很下功夫,讲每一节课都追求完美。洪老师对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很好,一开始为了教我把图纸上的长仿宋体写好,先教我怎么削铅笔。有的上海同学自傲,洪老师说你们没有走出过上海,不知道国家有多大有多美,所以你们不懂得爱祖国。

 

做毕业课题分组,洪老师把我分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我认为毕业回到工厂用不上,很不愿意。洪老师对我说,我们专业多数都是搞设计或工艺,科研类课题机会很宝贵,特意把你分在这个课题组,你一定会终生受益。毕业课题老师是曾宪章,湖南人,西南联大毕业,曾老师表情严肃言语严谨,但是他的学术追求绝不保守。当时国家封闭,只是有蛛丝马迹知道美国可以做到,用计算机进行组合机床及自动线的自动化设计,曾老师就直接将此作为课题目标。我们在计算机软硬件以及整个基础方面,差距之大难度之大不言而喻。我们学生在里面经受的锻炼和培养确实难得。洪老师负责另一个课题组,同时一直关心我鼓励我。

 

交大老师们特别重视外语学习,我们学习英语,而洪老师经常看德文资料。当我提出想趁交大有利条件再接触一门外语,洪老师建议我听其他系的日语课,并且为我联系安排好。当时这样跨系听课的很少。曾宪章老师英德日俄资料都能看能翻译,他教我如何从零开始,从专业教科书入手,逐步学会读多个语种的本专业资料。

 

我们的英语老师是冯玉柱,他精通俄语和英语。理论经典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先由苏联从德文翻译成俄文出版,我们国家再从俄文翻译成中文出版,当时苏联出了新的一卷,冯老师参加了译成中文的工作。我向冯老师流露出离校前想听一个学期德语基础课,学校只有两位德语老师,冯老师马上为我联系好了那位女老师。

 

我们都知道冯老师是围棋高手,是上海高校代表队三人之一。只是自己才疏学浅,能力不及,连观摩一次的机会都没有。毕业后工作变化,日语、德语我没有再摸过,英语学习一直坚持着,几乎一天都没有停过。

 

2004年我们班同学回校聚会见到洪老师,时隔三十年,他对我们每一个人都那么印象深刻那么熟悉。我汇报说先后在不同的领域工作,当年在交大受到的教育,包括科研训练,真的是终生受益。

 

在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有幸沐浴交大恩泽,在人生是清风,在心中是暖流。

毕业30年回校和老师合影

 

作者简介:卞俊峰,男,1956年6月出生。1974年入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61043班,1977年毕业。曾任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国家863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兼中国医疗器械公司董事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bwin·必赢(中国)线路检测中心-官方网站
分享到

Email:sjtume@sjtu.edu.cn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必赢线路检测中心
邮编:20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