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建大桥
开启桥是桥梁结构“奇葩”中的一朵,这种桥梁利用开启式的结构可以兼顾到水路航道和陆上交通的方便,是为满足特定的需要而设计的一种桥梁,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有百年历史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还没有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开启桥。
改革开放初期,天津市的塘沽区还是相对落后的地方。一条海河穿城而过,北岸是中心城区,楼房林立、街市繁华;而一河之隔的南岸却是一片荒芜。汽车过河要绕道20多公里,行人过河则靠简陋的渡船。若遇刮风大雾,人们只能望河兴叹。为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方便,同时不改变旧城的风貌,一九八一年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李瑞环亲自批准在海河上建造一座开启桥。我有幸担任大桥核心部分(机电动力)的设计负责人。
由于国内没有建造过开启桥,因此设计一开始就遇到了极大的困难。那时还没有网络,我们靠双腿跑遍了全国各大图书馆和高校,查找了美、俄、日等国资料,终于弄清了大桥的结构原理、设计应参照的规范以及设计计算的理论依据等。但是对关键部分的结构细节,例如摩擦卷筒、同步机构、平衡机构等还一无所知,因此要画设计详图还无从下手。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交大的学长——王总,向我伸出了手。
王总——王序森(1913-2013),六七十年代一直担任我局的总工程师,当时已退居二线。他193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科,1944年赴美留学实习。抗战胜利后,他怀着一腔热情毅然回国投入祖国的战后重建,曾在茅以升主持下参与钱塘江大桥的修复工程,解放后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是新中国桥梁建设事业的开拓者之一。王总一直是我敬仰的师长和前辈。当年他从美国回来时冒着风险带了一批图纸资料,当他听说中国要建造第一座开启桥时十分高兴。一天,他把我叫到他家里,拿出几张图纸并语重心长地说:“小陈,我从美国带回的资料这几年陆续都发挥了作用,唯有这五张是美国某开启桥的图纸还没有派上用场,你拿去好好研究一下,希望你把中国的开启桥设计好。”当接过这五张图纸的时候,我感到了它的分量,这是桥梁前辈的希望,是交大学长的嘱托。打开图纸让我喜出望外,这五张图纸正是开启桥关键部件设计详图。原桥虽然规模小一些,但图纸显示的结构细节十分清楚,极具参考价值。
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设计者克服各种困难,绘制图纸2000余张,编写了数万字的试验报告和技术文件,终于顺利完成了国内首座直升式开启桥的设计工作。
经过桥梁建设者三年的艰苦努力,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三日大桥就要通车了。那天,李瑞环市长亲自来为大桥剪裁,并题词命名为《海门大桥》。随着一声号令,700吨重的大桥钢梁徐徐提起,5000吨级海轮鸣着长笛穿桥而过,鞭炮声、锣鼓声、人们的欢呼声震耳欲聋。此时此刻的人群中,王总拉着我的手热泪盈眶难以自制,这是一位海归赤子的热泪,一位为中国桥梁事业毕生奉献者的热泪。我搀扶着王总登临提升塔顶层极目远眺:大桥巍峨,海河蜿蜒,渤海浩荡,朋友们在为两代交大人携手共绘祖国蓝图而喝彩!
一九八八年,“海门大桥”因其多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交大人薪火相传,我能为实现前辈的夙愿而感到自豪,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而感到光荣。
图1天津海门大桥
图2 大桥开启状态
图3 国家科技进步奖证书
图4 国家科技奖奖章
作者简介:陈洪钺 72岁 中共党员 高级工程师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起重运输专业1967年毕业(84021班)。毕业后分配到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工作(现为“中铁大桥局集团”),从事桥梁钢结构和施工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施工。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被授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